作为抗癫痫经典药物的卡马西平自1974年批准上市以来,一直保持一线药物的地位而被广泛应用,可见该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已得到临床认可的。然而鉴于该药物的潜在副作用和毒性,卡马西平TDM也伴随该药物的临床应用历经几十年的历史。即便如此,至今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卡马西平TDM应用指南。Dipesh Raj Panday研究团队综合了自1966年以来可查询的有关卡马西平TDM相关文献,对卡马西平药物浓度的意义进行了一些归纳。
联合应用其他抗癫痫药物治疗通常会影响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比如联合维加巴特林(Vigabatrin)可通过增强卡马西平的清除率从而降低卡马西平的平均血药浓度。唑尼沙胺(Zonisamide)有报道在某些患者体内会导致卡马西平浓度升高。
与氟哌啶醇(Haloperidol)同时服用可以导致卡马西平血清浓度增加,而相反,卡马西平会使氟哌啶醇血药浓度下降37%。同样,卡马西平可能导致奥氮平(Olanzapine)浓度/剂量比(C/D)下降71%。与美沙酮(Methadone)同时服用时,卡马西平也可导致美沙酮浓度下降,并诱发严重的戒断症状。
氨氯地平(Amlodipine)的联用将降低卡马西平的代谢,氟桂嗪(Flunarizine)尼卡地平(Nicardipine)也可明显提高卡马西平的血浆浓度水平。而咖啡因(Caffeine)则能够减弱卡马西平的疗效。
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与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有直接的相关性[1, 2]。但考虑到卡马西平在吸收、代谢、清除等多个环节受食物、其他药物等的影响,血液浓度容易超出预判范围。尤其在联合用药的过程中,有必要通过TDM来预防浓度过低或过高,保证药物发挥正常的治疗效果。
此外,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与使用剂量间的关系也并非线性相关,这使得在调节卡马西平的使用量时容易导致暴露过低或过高,因此某些因暴露过高而产生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等副作用时常发生。TDM将有助于控制该类事件的发生概率。
卡马西平的代谢也受到个体的基因多形性的影响,因此在无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个体间药代差异也会较大,血药浓度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3]。研究表明卡马西平常规用药情况下,未达标的患者量依然较高,其中79.3%的患者血药浓度在治疗水平范围内(5-10 μg/ml),但有15.8%的患者处于低水平,4.9%的患者处于毒性水平。针对这种情况,TDM是唯一监测和发现异常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Semah, F., et al., Carbamazepine and its epoxide: an open study of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s after carbamazepine dose increment in refractory partial epilepsy. Ther Drug Monit, 1994. 16(6): p. 537-40.
2. Krasniqi, S., et al., Carbamazepine and lamotrigine plasma concentrations in epileptic patients during optimising therapy. Med Arh, 2010. 64(2): p. 80-3.
3. Yeap, L.L., et al., Slow carbamazepine clearance in a nonadherent Malay woman with epilepsy and thyrotoxicosis. Ther Drug Monit, 2014. 36(1): p.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