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 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根据心衰发生的时间和速度可以分为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和急性心衰(acute heart failure, AHF)。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住院率高、患者生活质量差以及医疗花费高的特点。根据心衰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分为4 期:A 期为心衰风险期,B 期为心衰前期,C 期为症状性心衰期,D 期为晚期心衰[1]。
一项2015年的研究显示,我国≥ 35 岁人群心衰的患病率为1.3%(女性1.2%,男性1.4%),估计有心衰患者890 万[2]。心衰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住院心衰患者人均费用为29746元/年,其中住院≥3次患者的比例为40.5%,平均住院9.7 d;心衰患者门诊人均费用为6023元/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心衰负担也会逐渐增加[3]。
利钠肽家族是一组结构相似,但起源不同的肽类,包括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 A型),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B型)和C型利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CNP, C型)。
利钠肽家族中的BNP 和NT‑proBNP(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是目前临床检验科常规开展的项目,在心衰所有生物标志物中推荐类别最高,现已成为心衰高危人群识别、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最主要的生物标志物[4]。总体而言,BNP和NT‑proBNP在心衰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相当。临床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检测BNP 或者NTproBNP。
对于急性胸痛或伴呼吸困难的患者,应检测BNP 或NT-proBNP 以排除心衰发生的可能。BNP<100 ng/L、NT-proBNP <300 ng/L 时通常可排除急性心衰的可能;而BNP <35 ng/L、NT-proBNP <125 ng/L 时可排除慢性心衰的可能[5]。
心衰虽然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但是,心衰是可以预防的,早期干预也有可能逆转。因此心衰前期检测BNP 或NT-proBNP对于改善病人预后非常重要。其在急性胸痛的危重度评估、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6]。
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心力衰竭--NT-proBNP快检解决方案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NT-proBNP检测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是丹大心肌标志物系列的快检产品之一,适合于疑似心衰及急性胸痛患者。仅需20 μL血清或血浆样本即可实现对患者体内NT-proBNP的快速、精准、定量检测,20 min可出结果。
针对心衰高危人群,可进行该检测并进行相应干预,可预防或延缓心衰的发生。针对疑似心衰患者,进行该检测可实现尽快治疗,改善预后。NT-proBNP检测也可用于指导心衰治疗。
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POCT平台(荧光免疫层析法)优势
[1]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 等. 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精简版) [J]. 中国循环杂志, 2023, 38(12): 1207-1238.[2] Hao G, Wang X, Chen Z, et al. Prevalence of heart failure and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in China: the China Hypertension Survey, 2012‑2015 [J]. Eur J Heart Fail, 2019, 21(11):1329‑1337.[3] Wang H, Chai K, Du M, et al.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heart failure among urban patients in China: a national population‑based analysis [J]. Circ Heart Fail, 2021, 14(10):e008406.[4] 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J].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 2022, 6(3): 175-192.[5] 急诊胸痛心血管标志物联合检测共识专家组,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医学分会. 急诊胸痛心血管标志物检测专家共识 [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2, 31(4): 448-458.[6]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痛分会. 急性胸痛急诊诊疗专家共识 [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 28(4): 413-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