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
法国和英国在2019年相继发生了5起氟尿嘧啶类药物全身化疗后引起的死亡事件,研究人员怀疑患者体内可能存在5-FU代谢关键酶——二氢嘧啶脱氢酶(DPD)的缺陷,从而导致5-氟尿嘧啶在体内蓄积,最终因药物中毒死亡。那么,如果在化疗初期进行5-氟尿嘧啶的血药浓度监测,是否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一、5-氟尿嘧啶的主要临床应用
TDM
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抗癌药物之一,抗瘤谱广。作为嘧啶类似物,5-FU通过抑制胸苷酸合成酶并将其代谢产物整合到DNA和RNA发挥抗癌作用。
乳腺癌、消化道癌肿(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胆道系统癌肿和胰腺癌)、卵巢癌和原发性支气管肺腺癌的辅助化疗和姑息治疗
头颈部恶性肿瘤和肝癌的动脉内插管化疗
治疗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
浆膜腔癌性积液和膀胱癌的腔内治疗
局部治疗,如瘤内注射,其软膏用于皮肤癌以及乳腺癌的胸壁转移等
二、5-氟尿嘧啶药物浓度监测的必要性
5-FU的治疗窗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且疗效和毒性反应在不同患者中常常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给予相同剂量的5-FU,血药浓度可相差3-10倍,甚至更多。临床治疗中,大部分患者达不到最优的药物暴露量,只有20%~30%的患者治疗浓度在有效范围内,40%~60%的患者治疗浓度偏低,约10%的患者治疗浓度偏高。因此,5-FU常需调整给药剂量,而该药临床剂量选择一般基于体表面积,往往不能使患者获得最优的治疗效果。
5-FU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在不同患者之间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但很多文献已经证实,给药后总的药物暴露量,即AUC,与生理效应之间存在明确的相关性,应用5-FU后的AUC与患者缓解率、无进展生成期、总生存期相关。对于静脉给药的患者,只需在给药后第2小时取一次血,即可通过稳态血药浓度(css)和给药间隔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得到药物暴露量:AUC/t=css。因此,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以实现个体化给药,达到安全有效的血药浓度范围。
许多因素会影响5-FU的血药浓度,如小编一开始提到的5-FU代谢关键酶——二氢嘧啶脱氢酶(DPD),它主要存在于肝与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能够降解超过80%的5-FU。不同个体的DPD活性差异很大,可达8~21倍。DPD部分缺陷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为3%~5%,DPD完全缺陷则非常罕见(0.1%),DPD活性的高低将影响5-FU的代谢速度,进而影响疗效和不良反应。
三、5-氟尿嘧啶的不良反应
5-氟尿嘧啶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临床症状
丹大新品
5-氟尿嘧啶检测试剂盒
丹大自主研发的基于荧光免疫层析(POCT)法的五氟尿嘧啶检测试剂盒,为创新的专利产品,具有出结果快,操作简便,适用样本多样等突出优点。
结果立等可取(15分钟)
操作极其简单
试剂单人份包装,不浪费
自带质控品,便于开展室内质控
有效期长达18个月
标本类型:血清、血浆、全血
TDM床旁诊断
药物浓度分析仪(荧光免疫)
相关推荐
微信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