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
利奈唑胺(LZD)为窄谱抗菌药物,是用于临床的第一个噁唑烷酮类抗菌药,治疗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及耐药结核病的疗效显著。它主要由肝脏代谢,但不通过CYP450酶代谢,且对P450酶无诱导性,也不抑制人体细胞色素同功酶的活性,因此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低。
一、利奈唑胺独特的作用机制
TDM
不同于其它抗菌药,利奈唑胺不影响肽基转移酶活性而只是作用于翻译系统的起始阶段,并且通过与细菌50s亚基上核糖体RNA 的23s位点结合,阻止形成70s始动复合物,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发挥抑菌作用。由于作用部位及方式独特,利奈唑胺与其他抗菌药多无交叉耐药现象,在耐药菌日益流行的今天,这一特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二、利奈唑胺的主要临床应用
利奈唑胺对多种革兰阳性致病菌、包括耐药菌所致感染均有很好的疗效。此外,利奈唑胺对日益常见的耐多药结核杆菌和泛耐药结核杆菌也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和治疗效果。
三、利奈唑胺进行药物浓度监测的必要性
利奈唑胺的治疗窗窄(C0=2-7μg/mL),谷浓度在个体间差异可达20倍。其为非肝药酶代谢,约35%以原型经肾排泄,轻、中度肝功能不全及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须调整剂量。但研究表明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常规剂量利奈唑胺时,血小板减少症及贫血的发生率较肾功能正常患者明显升高,并与利奈唑胺的持续高浓度有关。
另外,利奈唑胺在危重症患者中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且与某些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对于较长疗程的患者,利奈唑胺会呈现蓄积效应;对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患者,药物清除增加,可影响有效药物浓度。因此,进行药物浓度监测可以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用药指导,保证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四、利奈唑胺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随着利奈唑胺临床应用增多,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增加,尤其是长疗程用药发生蓄积效应时的安全问题突出。因此,对于长疗程患者定期进行药物浓度监测有利于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小 结
为了延缓敏感细菌对利奈唑胺发生耐药的速度、避免日后无药可用,应当规范使用利奈唑胺。它的应用应限定在使用万古霉素等糖肽类抗菌药治疗无效或因毒(副)作用不能选用此类抗菌药、或由耐药革兰阳性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治疗等。对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所致社区获得性肺炎、对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所致皮肤软组织感染,对万古霉素敏感的肠球菌所致的血行感染等仍宜选用沿用药物。
丹大新品
利奈唑胺检测试剂盒
丹大自主研发的基于荧光免疫层析(POCT)法的利奈唑胺检测试剂盒,为创新的专利产品,具有出结果快,操作简便,适用样本多样等突出优点。
结果立等可取(15分钟)
操作极其简单
试剂单人份包装,不浪费
自带质控品,便于开展室内质控
有效期长达18个月
标本类型:血清、血浆、全血
TDM床旁诊断
药物浓度分析仪(荧光免疫)
相关推荐
微信咨询
电话咨询